全混日粮技术虽然是一种古老的养殖方式,但它在近十年来引起了中国牧场管理者的重视,被视为现代牧场智能化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。目前,TMR饲养技术在美国、加拿大、以色列、荷兰、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。然而,在我国目前的饲养条件下,使用TMR仍然存在许多限制因素,如牧场道路、牛舍、饲料槽等。此外,由于我国畜牧业水平有限,奶业方面我国饲料质量和结构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较大。宁夏日粮机根据国科农牧6000多名客户的实际应用情况,根据国内外和国内规模、牧场设计的不同推广应用模式,对全混合粮食(TMR)应用模式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,推广应用该技术模式的牧场。
固定式TMR饲料搅拌站的应用模式。
该模式的适用范围:由于牧场道路、饲养通道、饲养槽等的限制,TMR饲料需要大量连续加工直接投入TMR饲料制备机的牧场的大型牧场和饲料中心。
该模式的优点在于:
1.由于电力成本远低于燃料成本,电机为饲料机提供动力,降低了TMR饲料机本身的能耗成本;
2.无TMR饲料机燃料消耗,降低了TMR饲料机的运行噪音和废气排放;
3、固定式TMR饲料制备机结构简单,故障率低,维护简单
4.实现奶牛日粮的机械加工,节省劳动时间,降低劳动强度;
5.采用TMR喂养工艺,减少代谢疾病,增加产奶量。
该模式的制约因素有:
1、牧场草库、精料库、青贮藏不集中,材料搬运频率和成本增加,材料时间延长,机械设备工作时间延长,磨损和电力消耗增加
2.需要三轮或农用车和撒料车送到牛舍。有些搅拌好的日粮只能卸到牛舍门口,然后喂,即2-3次搬运,容易改变TMR饲料的均匀性;
3.2-3次物料倒运需要配备相关辅助设备,如叉车、青贮搬运车、喷洒机、输送带机等。这些辅助设备所需人员所产生的油耗和维修费用会增加整个TMR工艺的饲料加工费用和管理难度,管理问题造成隐性费用的概率也会大大提高。
物料倒运工作量大,无法达到节省人力的目的。
在中国,使用TMR技术的牧场约35%的牧场搅拌站模式。这些牧场包括一大部分的老式牧场及一部分的现代化牧场,如现代牧业的万头牧场。由于材料搬运、劳动力、辅助设备成本和管理难度等问题,该模式将逐步被TMR加工中心或其他模式所取代。目前此模式根据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不同,分为TMR配送中心V1.0,V2.0和V3.0三个版本,具体对比如下:
如果将此模式进行不同程度的升级,在加料及TMR制作方面实现全自动化、智能化,结合饲喂机器人技术,将成为现代中大型牧场的主流模式。
牵引TMR备料机的应用模式。
使用范围:TMR饲料机在牧场饲料通道上可自由出入。
该模式的优点在于:
设备机动性强,可在任何地方取料,降低物料搬运成本,无需其它辅助设备搬运集中物料,节省人力;
2.用自己的青贮抓手或青贮取料机自动切割青贮,保护青贮截面,避免二次发酵效果明显;
3、可以自由进出饲喂通道直接撒料,节省人力;
4.混合的TMR饲料可以立即投入,保证饲料的新鲜度,减少饲料变质造成的损失
5、工作循环时间较短,生产效率较高。
该模式的制约因素有:
1.草库、精库、青贮窖、饲喂区不集中,不利于饮食的搅拌效果,延长机械设备的工作时间,增加磨损和油耗;
2.对拖拉机性能的依赖性强,能源消耗成本高,移动设备故障率比较高,维护作业量大
3、如采用人工上料,上料速度较慢,劳动强度大,如采用铲车上料,上料速度快,但物料重量误差较大,无法保证饲料配方的准确性,而且TMR饲料制备机的负荷变化幅度大,容易对搅拌系统、传动系统和称重系统产生冲击;
4、为了便于设备转弯和操纵,对饲喂通道及牛场道路布局有一定要求。
在中国,所有已使用TMR工艺的牧场中约有50%的牧场使用牵引式TMR饲料制备机模式。由于初期投资低、设备结构简单、维护方便等因素,这种模式成为我国牧草的主流模式。
通过以上分析,对不同TMR的应用模式在应用范围、优势、约束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比较,供大家学习和参考。随着牧场TMR饲养技术的普及度不断提高,饲养规模化、集约化、规范化的发展,以及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的日益增加,业内人士越来越追求实现TMR技术的机械化、精细化、自动化、物联网化和智能化,这也是TMR饲养应用模式的必然发展趋势。